星期日, 九月 27, 2015

关于想得太多,做得太少

各种鸡汤文,还有更常见的成功类文章或者演说,理论一套一套的,例子一大堆,但“学说”又多如牛毛,莫衷一是。归其原因,这类东西都不是“科学”地总结出来的。

他们往往是根据一个成功的案例(比如马云),看他曾经做过什么,甚至传说中做过什么,来说成功的特质应该是怎样怎样的。可是“科学”地得出结论,应该是根据大量的事实总结出一定的规律的。可是成功的定义不同、环境因素、偶然因素那么多,根本不可能总结出什么定律的。这也就导致学说那么多。

这个也往往用到科学研究中,很多人往往老想着如何才能成功研究出什么成果,而不是去试错。老想些科学哲学,却不动手去解决具体问题。还是,少谈些主义,多做些实事吧。经验还是自己总结的靠谱,follow别人的脚步,说不定崴了脚。

哦,我反对的是花很多时间去看别人写的这种鸡汤文,或者一见到这种成功文就忍不住花时间去看;不是反对自我反省方法论。

星期六, 九月 26, 2015

大数据,只是荒蛮时代

现在的大数据很火,好像一切都能用大数据解决。甚至让人错误的以为,只需要相关关系(以及可以做决策了),不需要因果关系。

殊不知,找内在原因是人类永恒的驱动,现在,大数据,只是开始。关键是量的积累。等积累到一定程度,更精细的手段、更深层的原因的分析,都必然登场。

星期一, 九月 14, 2015

物理的核心是平等

狭义相对论的核心是:没有特殊的参考系,所有的参考系都是平等的;
统计力学的核心是:等概率原理,所有可能的状态都等概率地出现;
量子力学的核心是:“粒子”用波函数描述,所有它能出现的地方都出现。

宇宙学原理也是直接说均匀各向同性,也就是处处均等,没有特殊的。

星期日, 一月 13, 2013

没有时间,存在就是永恒

也许真的没有时间,只有存在。而时间是另外的一维,所有的事物在这一维上罗列。存在就是永恒。没有时间的流动, 所谓的前后或者时间之箭只是心理的感觉。

做梦是个很好的例子,在梦里,你很明显有所谓的“时间概念”,你“不知道”下一刻要发生的事情。 但是,梦明显是自己脑袋里产生的东西,就像作者构思一个故事(只不过是清醒状态),这个故事本身在脑袋里没有时间顺序,只有逻辑结构,它可以是一排罗列。梦里我没有意识到这个罗列,所以以为事情是在时间上发展。现实的生活是否也是没有意识到那个罗列,而以为时间在流动呢。

星期三, 一月 02, 2013

时间旅行的祖母悖论

其实可以不存在这个悖论,时间旅行者回到过去以后,他(张三)改变了所谓的过去的事件,但是对他而言,他的世界线依然跟着他在走。或者说不存在一个不依赖个体的普适的世界线(就像没有绝对时空一样),当他1点回到过去以后,再回到现在的1点1分,那么这个现在(A)就不是他没有做过回到过去这件事而什么都不做的现在(B)。跟着他的是A;B对他来说没有意义,可以当作平行宇宙。

那么当他回到过去,杀死他的祖母阻止了他爸爸的出生,这只影响他的宇宙A里的事件(注意A是他时间旅行后被“改变”了的宇宙,B是没发生旅行事件的宇宙)。甚至他可以在过去等着自己出生,然后和小时候的自己一起玩,但并不要求他“自己”的小时候会碰到来自未来的自己和自己玩。这件自己和自己玩的事情发生在宇宙A,宇宙B里的小孩(也就是没时间旅行前的他的小时候)并不经历这件事。

如果这样理解,就没什么悖论了,什么回到过去的一定不能和自己相遇啊等等。

那么这件事情对于其他人来说是什么情形呢? 对于一个旁边看这这个做时间旅行的人的人(叫他李四)来说,他发现张三突然消失了,然后就没有然后了。也许还有的一个然后是张三还是可以在B宇宙(也是李四的宇宙)里的未来某时刻出现(当A和B的世界线相交?)。

重整化质量

根据看的科普书上的关于质量的重整,就是将计算各种(高阶)圈图所得到的无穷大被另一个无穷大减掉, 得到一个有限的有效质量。

数学上是不对的,实验上是对的。

不过如果考虑到能量--寿命的不确定性,是否可以以此为出发点,由于越高阶的虚粒子出现的时间越短,那么这些粒子的质量应该是不确定的,也就是不应该用一个实粒子的质量来作为它的质量,而是对这个不确定的质量做某种形式的操作归化为一个有效质量(这个质量会很小,越高阶的越小,从而不会出现发散现象),从而得到一个有限的质量。

星期一, 八月 13, 2012